王毅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是共同富裕、共享富裕,人们不仅有满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应当在解决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增强充实的公平感。
实现全面脱贫只是摆脱绝对贫困(基本生活困难)状态,解决相对贫困(贫富差距)还任重道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等于实现了共同富裕,也不意味着解决了相对贫困问题。相对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分配不公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共享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根据官方统计数字,我国基尼系数(相对贫困值)仍处于国际警戒线(0.40)之上(2017年官方数字为0.47,研究机构的数字高过此数)。也就是说,我国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这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不相容的。因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今后一个长时期内党与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精神是一致的。换言之,没有相对贫困的消除,也就无公平感而言,当然也就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性进步。公平应当是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重要因素,亦是获得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必要性。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民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与宗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主题与宗旨。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与归宿,发展是民生的前提与基础。二者相生相存、相辅相成。当然,民生与发展也是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具体体现与实现形式。初心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质乃民生;使命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义是发展。民生稳,发展强劲,社会进步;发展好,民生富裕,民富国强。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归宿。民生富则初心现;发展好则使命成!因此,从初心与使命、民生与发展考虑,经济方面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并实现现代化;政治方面具体而言则是真正破除“官本位、等级制、衙门作风”封建氛围,推进政治体制的集成创新与改革。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公平感才是系统的、一体的、可感受的。
毋庸置疑,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基础上增强公平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期望所在,更是国民对于后疫情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期望所在,这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民生基础与本质内容。
作者系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