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李鸿忠同志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讲话,讲话的最精辟之处在于: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动力,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优势,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资源,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空间。深圳的根,深圳的魂,就是改革创新。如此高涨的改革呼声,不愧为发自深圳的声音。
但要如何对待改革创新,仍需在理念上进一步研究。
第一,关于特区的概念。
讲话强调,改革创新就是深圳最大的本钱,强调要高举特区的旗帜,戴牢特区的帽子。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核心问题是特区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2002年初市委提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特区’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今天我们的‘特’,主要的不是要求特殊的政策、特殊的优惠,而是要立足深圳实际,面向全省全国,不断解放思想,要有特别超前的眼光,特别务实的思路,特别振奋的精神,特别出色的工作。”
这次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今天,特区的基本内涵就是,特区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和特别能创新的地区。”
这说明,特区的概念已经从实行“特殊的政策”的地区转换成具有“特别的眼光”、“特别能改革”的地区了,这也就是说,特区的概念已经从“实体”转入“精神”了。
第二,关于深圳的定位。
讲话强调,深圳的定位就是改革创新。首先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创新”对于深圳来讲,虽有优势但并无垄断权。其次我们应区别认识深圳发展的动力、作用和目标。显然改革创新应是动力,而仍然要做“窗口”、“试验田”、“示范区”、“排头兵”应是作用。
深圳受制约的有土地、能源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因素,还有精神状态的因素。我们应首先认真寻找为什么有些人不敢,不愿再做“天下先”的因素,然后再去仔细研究靠什么手段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充分调动广大干部与市民积极性的体制性障碍这一关键问题。
作者:皇冠登录入口welcome教授苏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