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4 作者:袁易明
把时间从我们快速起飞的起点1980年往后推到上个世纪中叶,全球出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但均闻名于世的发展模式——出口导向和进进口替代,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呃典型代表有如新加坡、香港、台湾等经济体,而进口替代的代表,如巴西、阿根廷等南美经济。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亚洲三个经济体创造了数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世界新奇迹,被世界称为“亚洲小龙”,而走进口替代路径的巴西和阿根廷,其经济发展则很是不尽人意。出口导向模式创造市场空间、推动产业升级转换,使香港和新加坡由渔村走向现代产业都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新型工业化经济体。
如果我们分析的视野再扩大一些,美国和欧洲在产业高速转型的时期,虽然不具备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国家间存在着严格的市场封锁,全球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分割,但其国内拥有高度一体化市场,国内省与省间、洲与洲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完全自由的产品要素流动支持了其产业发展和结构演变。当这些国家的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时,产业结构也出现相应改变,两者间形成重要的因果关系。西方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具有极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日本的国内市场规模不如美国,所以在它的产业高速发展时期,日本工业品在世界上到处都是。
罗列这些历史证据,也就是想表达一点,产业结构决定于市场需求,而市场空间是充要条件。只有市场空间里的市场需求是真实的,也只有真实的市场需求决定的产业结构才是有效的。这一点对我们深圳这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三重意义:
其一,逐步改变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传统思路,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在产业发展中倾斜政策引起的公共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将市场拓展战略视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战略。
其二,优先拓展国际市场。近乎于“无限”的国际市场空间,能提供多层次的产品需求,产品的国际市场是实现产业与国际同步的重要条件,由国际上的发达市场转向国内的不发达市场,将引致产业层次的倒退。
其三,政府在国内市场空间开拓中有重要作用。国内市场因为地方的局部利益而相互剥离,因为地方政府引起的认为市场分割当然需要政府之间才能消除,政府在市场空间拓展中的重要性国内大于国外。
当我们将发展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的策略眼光全部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培育什么企业、还有多少土地资源等内部要素上时,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这样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策略具有片面性和严重的主观性,市场空间应该成为政府发展产业调整结构的重要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