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作者:ccsezr
【编者按】2022年12月29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就,同时对2023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对成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系统谋划。
经历多轮疫情冲击、高温干旱、缺电保供、暴雨山洪等多重困难,2022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地首次跨越2万亿元,这让成都市民大为振奋,也让成都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充满了信心。
一时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成为2023年成都开局热词。那么,成都怎么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怎么建圈强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怎么招商引智?怎么提升国际营商环境?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四城汇智“蓉”新局》行动,四路记者分别探访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相关专家、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第三方视角解读“成都做法”,为成都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一起来看记者从深圳发回的报道。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规律,通过加强与全球城市的连接互通、提升城市能级、竞争力和影响力,区域性城市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顶端城市。以后成都如何在全球扩大影响力?靠什么产业,靠什么产品、靠什么专利、靠什么技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并需要提早谋划的事情。
袁易明说,GDP超2万亿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深圳是在2016年跨过2万亿的,现在回看这一节点,这也是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节点。
跳出成都谋成都,跳出当下谋未来,未来五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站在新起点上,2万亿无疑为成都走向世界城市体系的更高层级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在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成都提出要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既是对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发展机遇的准确把握,更是成都心怀“国之大者”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期待成都勇挑大梁、争先进位,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机遇:以国家战略为牵引 实现自我超越带动全局升级
在袁易明看来,当前成都正处于提能级、促转型、开新局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国家经略西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后,川渝两地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凸显了成渝地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希望成渝携手,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产业集聚,形成一个更强大的经济圈和对外开放高地,参与世界竞争。
唱好“双城记”,关键在于做强成都、重庆两大“极核”。 双方要共谋“一盘棋”,力往一处使,跑出加速度。他注意到,川渝党政三年六次“握手”、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两地深度互嵌、西部科学城合作共建、重大项目密集“落子”持续提速,成渝合作在多个领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西部,成都和重庆无疑是耀眼的“双子星”,但同时袁易明建议,要在成渝大经济圈的东西两头,分别形成成都经济圈和重庆经济圈两个小圈,带动成渝两地之间的中部城市群抱团发展。
因此,他认为成都经济圈不应只是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的成都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而应该把目光放到更周边的绵阳、乐山、遂宁、雅安等地,形成一个广辐射的城市经济中心。成都和深圳一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移民城市,包容性很强,完全能够凝聚更多的城市,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扩大了战略纵深,产业布局也得到了优化和互补,共同促进四川的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而四川人的勤劳则是另一个优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人口多的地方一定会想办法去努力发展,这就培养出了川人的竞争意识、竞争文化。群体上看,四川人是一个勤劳的群体,但实际上内部的竞争比较激烈。内部竞争激烈,长期就形成一个接纳竞争、面对竞争、善于竞争这样的文化。
谈创新:成都的发展一定是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
袁易明告诉记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都人这种骨子里的竞争意识弥足珍贵,因为竞争能够虚心学习,也可以大胆创新。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当然可以学,但一座城市发展的动力,关键还是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成都是不是越来越开放?营商环境是不是越来越优良?招商引资是不是更有优惠力度?城市机会清单是不是越来越多?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不是越来越智慧?智能制造的产品是不是越来越先进?……这些都是创新的内容,也是一座城市是否有生机的体现。
古人讲相机行事,其实就是一种相机调整的机制。体现在城市的发展战略上,就是一个有效的转型方式。最终的检验结果就是看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是否生活愉快,GDP是否在持续增长。
“从这个角度去衡量,我认为成都的创新努力,是有效的。这是一种调整,一种转型,一种升级,成都正在升级的路上。”
城市创新战略,一定要做网络化、开放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过去完全靠政府财政建立研究机构的做法,支持企业建研发中心,并与科学家互动,让产品、技术、专利快速流动起来。
谈市场:站在新起点目标向海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但成都、重庆拥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战略定位,因此也要有区别以及差异化的发展。
站在2万亿的新起点上,成都要向海外走,形成在海外市场上有重要分量的一个城市。成都要利用好中欧班列、“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资源,把南亚市场和非洲市场经营好,目前成都已在部分欧洲市场有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