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亚辉
在智库学者的讨论中,不时会听到把群众当做改革主角的见解。似乎不如此,便不足以彰显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认为把群众推上改革“主角”的高位,无论从逻辑上看还是在改革实践中都存在理论错误和政策误导。因为,“群众改革主角论”混淆了改革的任务目标和改革责任主体的区别,误导了对“为谁改”和“谁来改”问题的正确认识,实则不利于更好地凝聚深化改革的社会共识,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所谓“主角”,一般理解为做某件事的主要角色或在做某件事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唱戏的主角是台上的表演者,剧情在主角的表演中跌宕起伏,刻画人物和延续故事。因此,主角是要有任务、有担当、有责任的,是提供服务和保障的。
改革的目标任务是革除那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活动于那些不合理体制机制当中的不是群众,而是各级职能部门及其决策者和执行者,群众则是那些体制机制不当运行或迟迟不能改革到位的受害者。因此,推动改革的主角,一定不是群众,而是各级职能部门及其决策者和执行者。群众应当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从一定意义上讲群众也是改革的监督者。坚持群众在改革中的这一定位和属性,正彰显了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终极目标,也印证着各级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意义所在。
改革中遭遇各种阻力似乎带有必然性。阻力主要来自那些受益于不合理体制机制利益集团的阻滞和阻挠。应当说,群众并不是这些利益集团中的一份子。群众是改革的拥护者和期待者。
“群众改革主角论”,还存在为改革的迟滞、总不到位,为一些职能部门及其决策者和执行者在改革中的不当作为,开脱责任的逻辑导向,存在着淡化改革紧迫性、割裂改革共识、转移改革关注压力的逻辑起点。因此,有必要改变把群众拥上改革“主角”高位的观点。
作者系海南省社科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