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数量导向侵蚀学术创新

2011-06-15   作者:袁易明

       过去十几年里,学术界兴起了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即数量管理。大学评职称要求以一定数量论文、著作作为起码条件,学术岗位评聘需要成果数量、优秀人才、各种层次专家评定看成果数量,进而在评价一个机构、一个大学、一个研究所的学术成绩、影响、地位时,其成果数量也是主要刚性依据。这里的数量不仅在于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的总量,还特别指承担的课题数量,尤其是各类高级别课题的多少。人们极易在学者的个人简介中读到主持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的炫耀,也容易看到大学或研究机构在权威期刊发表多少多少论文、在高层次出版社出版多少多少学术专著、完成多少多少国家级课题的标榜。不再列举更多,今天的学术界流行数量导向,以数量论高低,凭数量定输赢。
       那么,数量导向能否有效地评价学术能力呢?数量测度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极其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这个评价方法给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激励,由此极大的提升了工业制造能力。但须注意的是,采用数量测度的工业企业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生产的产品是相同的或称同质产品。另一个特点是,每个工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贡献一目了然,也就是说,工人之间的贡献是分得清楚的。这两个特点是数量考核管用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工厂里的工人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再用同样的数量比较决定他们的报酬,那么从事需要更多功夫、更好技术的产品生产的工人就该愤怒了。
       学术研究不遵从工业制造的激励规则,因为社会不需要重复的学术成果,否则这完全违背学术宗旨。如果说标准化的规模化生产创造了工业文明,那么只有求新求异的差别化学术研究才能带来知识和技术的飞跃,学术研究成果的个性化特征显然是学术的本质特性,这表明数量评价尺度要求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学术研究不满足,另外,足够的事实已表明,重要的学术创新通常是以团队的组织方式完成的,而每个团队成员究竟贡献了多少则极难区分(这时不去做人为的贡献区分是最好的选择),学术研究成果贡献的不可分特点,不满足数量考核的第二个基本条件。
采用数量考核学术能力,会有何种结果呢?有两个:其一,学术泡沫化。花大量时间找关系,申报各类纵向课题—获得课题数量;花时间寻热点、找资料、甚至编造数据、相互抄袭击,产生大量无效的重复成果;和杂志编辑走关系或交高费发表论文——获取成果数量。
       其二,难以打造学术团队。数量考核,就必须人为划分学者贡献,引起内部矛盾,产生文人相轻的表象,以学术为内涵的真正学术团队难以形成,只能靠行政主导,形成以行政安排为途径的学术队伍建设,助力学术官化。
结论是:学术研究特征不满足数量考核的基本条件。这样的考核导向只会侵蚀学术创新能力。
                   本文发表于《南风窗》2011年第12期《名家评刊》
Baidu
sogou